作品信息
藝術家:李可染
作品名:山嵐松云
質 地:紙本
尺 寸:169×94cm
編 號:0178
估 價:25000000~30000000
成交價:RMB 37,375,000
李可染 山嵐松云 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海外回流近現代書畫專場 作品號:0178 2011-12-02 上午10:00
來源:香港佳士得2000年秋季近現代書畫專場“李永森藏品專拍”LOT69。
備注:李永森先生舊藏,李永森先生,香港著名實業家,和記行董事長。雅好書畫,收藏甚豐,公暇之余,與當代書畫名家交往甚密,如李可染、趙少昂等。
峰巒雄奇
氣象萬千
---李可染《山嵐松云》賞析
70-80年代之交,山水大師李可染意識到,社會改革的外部環境,正在融入一個開放的宇宙,而自己內部的精神世界,也正在走向創新的自由。在他生命的最后極限里,第二次自我超越,第二次變法,連續推出一系列山水畫曠世杰作,在20世紀中國現代畫史上,立起一座跨世紀豐碑。
1979年創作的這件《山嵐松云》,(169×94cm),奇崛壯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第二次超越的又一峰。此圖之壯美突顯在三方面:
丘壑布置,如長戟戳天、旌旗列陣,打破通常三角形或V字形重疊,而以高聳直立的主峰群造勢,拉向前景。全圖上沿,僅留一線魚肚白,遠近千巖萬壑,起伏迭宕。主峰群被投射著極其強烈的側逆光,右下角松樹石座的光照,與之呼應,返照天宇。這里結構成天然屏風式的高大巨障,整體性極強。從構圖布陣上,為傳統寫意畫注入了壯美的現代形式感元素,以巨大的視覺沖激力撼動心魄。近賞遠觀,都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山嵐松云》,此作創作于1979年。而1978年5月,可染先生經歷了黃山、九華山、三峽等地的巡回寫生,大量的寫生刺激了李可染先生的創作激情。從大量的寫生稿中,提煉升華成創作,這正是可染提出“采一煉十”。正是因為大量的提煉和升華,促成李可染先生山水畫的成熟和成就。
如此以肅穆壯美為主勢的大自然峰群,并未直接見于可染師以往的黃山寫生、桂林諸峰寫生;也未見于西南巫山、凌云山寫生,或西北古略陽城周邊的環山寫生。這肅穆壯美的天然屏風巨障,應是75歲高齡的畫家,在頻頻回憶中產生的祖國諸大名山綜合疊影;是想象和思戀融合成的創造性心象,一旦落筆于畫面,即所謂“胸中丘壑,筆底煙霞”,“內外相養,神韻天成”,凝聚為新的經典性圖式。
可染先生如是題語:“云浮而動,岳嶺而安。二者相合,生氣騰然。吾去歲再游黃山,飽覽峰巒雄奇,氣象萬千。歸來寫其意,未作地理志也。一九七九,可染于師牛堂?!?br>第二,筆墨氣度,涵蓋天地。大膽用“墨”,大膽用“黑”,標示可染晚年高峰期山水一大審美特征。因其筆墨氣度不凡,屢出尖端精品。今人多知李可染擅長“積墨法”,用墨之黑,為一大創舉,比之為“一次哥白尼式革命”。然少有人論及畫“黑”之創意動機何在?早在50年代,特別看重創意動機的現當代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馬思聰,激賞李可染山水畫,敬選其山水一幀作為自己“大型演奏會節目單”封面圖。他當年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畫黑是為了亮……”李可染深為感動,推許馬思聰為知音。
眾所周知,李可染山水之畫“黑”,曾不被理解,時時受到反對和指責。文革更甚,冠之以“黑畫”禍首罪名。山水大師晚年經典之一,此《山嵐松云》,筆墨如此端穩又如此大膽縱恣,用“墨”用“黑”,如此濃重又如此豁亮,一方面,是筆墨氣度涵天蓋地,宏大自由,另一方面,想必是對“批黑”的回敬吧!
第三,對立統一的美之律,貫穿畫面。剛柔并濟,動靜相合,矛盾統一律越高,藝術就越高。此圖山主“靜”,云主“動”,所謂“云浮而動,岳鎮而安”,牢牢把握著動靜對比,動靜相合,成為《山嵐松云》壯美中含秀逸、靜穆中有飛動的精彩亮點。黑與白、暗與亮、蒼與潤、奇與正,潑墨與惜墨,具象與抽象,多層次對立統一的美,構成巒奇峰削,云煙蕩漾,飛龍走蛇,千巖競秀、碧蔭藏云的宇宙奇觀。
新中國美術創作中,李可染先生是一個重要的篇章,如果說將“寫生”納入山水畫創作之中來是可染先生重要的舉措,從而使山水畫呈現出與傳統山水迥異的面貌,從“寫生”將隔斷了數百年的山水畫與真山真水之源,再次接通,將傳統推向今朝。那么這種創作方式就是可染先生最大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