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藝術家:齊白石
作品名:松梅喜鵲
質 地:紙本
尺 寸:305×71cm
編 號:1017
估 價:18000000~22000000
成交價:RMB 49,450,000
齊白石 松梅喜鵲 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近現代書畫專場(二) 作品號:1017 2011-06-07 上午10:00
罕匹造罕境 巨幅增巨忱---齊白石《松梅喜鵲》欣賞
子安
盡管“人民藝術家”齊白石生平所作不計其數,但其中高逾3米的巨跡卻少之又少。根據目前所見資料,可知似僅有三件:一是1954年齊氏畫贈湘潭老鄉毛澤東的《松鶴圖》,現藏中南海;一是1953年畫贈東北美術??茖W校(今魯迅美術學院前身,1953年從魯迅文藝學院分出)的《松鷹圖》,當時齊白石三子良琨正工作于斯;另一即此幅《松梅喜鵲》。此外,齊氏1955年還作有一件高逾2米、贈郭沫若的《松鶴延年》,后由郭轉送巴中友好協會。如此,由前二作及《松鶴延年》可知,在齊白石這一階段的藝術語言中,畫幅之巨細竟是畫主重要性直截了當的表現形式。而由此三件的重要意義,當可推知此幅《松梅喜鵲》亦頗有極深重的用心和寄意,其所贈對象重要性或竟等于毛澤東。
《松梅喜鵲》作于1950年,是齊白石“新中國藝術”時期最經典的作品,同時也是此后該類祥瑞、頌祝題材巨幅作品的鼻祖,直接垂范于上述之《松鶴圖》、《松鷹圖》及《松鶴延年》,非比尋常。在這件應為目前惟一在市場上流通的齊氏巨跡上,齊白石以其如椽巨筆,自上而下探以一枝青松,如虬龍凌高而降,松針如尖錐勾劃,自下而上則承以一枝老梅,梅枝如生鐵鑄成,兩者俯仰成趣、上下交輝呼應;又以一如磐石般堅穩的老松干拔地挺立、承上啟下,將松梅連接起來,粗干頂部更溢出畫外,干上著一喜鵲,作勢欲飛,整幅構圖、筆墨、設色、造型尤為十分獨特,十分完到地體現了齊白石到老仍堅執著孜孜的藝術探索之心。其筆力雄強恣放、勁道迸發,而無絲毫力衰顫抖頹態,而寫來縱橫自如,收放隨心,足見一氣呵成的魄力,無疑屬其晚歲傾力之作。
盡管此幅并未著贈者名姓,但從畫中各物象的象征看,所贈應為某極高層伉儷。在中國傳統中,蒼松紅梅雖都寓耐寒、傲霜之意,但并置則多寓祝夫妻長壽。此幅中,喜鵲高棲樹干,旁伴蒼松紅梅,齊白石合三者于畫面,復鈐“人長壽”印,寓喜見高壽,正是菩祝善禱之作。
此外,此幅似亦有自喜自況自祝之意。1950年,正是剛踏入新社會的年頭,齊白石以一介布衣而被推許為“人民藝術家”,不僅在這年獲得毛澤東的接見,朱德和俞平伯等作陪,禮遇不可謂不優渥,其藝術更獲當時人民無比喜愛,其作品更多次被作為國禮贈送世界各國首腦政要。這些當然是激發其創作熱忱的特殊背景。出于此種考慮,不僅齊白石“新中國藝術時期”作品題材更多取寓意吉祥而畫面熱鬧者,如他與陳半丁合作贈印尼總統蘇哈諾的《富貴常青》等,是其當時心境的真實流露和再現,而畫幅的巨大也成為他表達這種感情的特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