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宇歸來—中國現代主義大師張光宇專場”中推出的齊白石晚年《鳳仙蜻蜓》、《黃金果》張光宇先生家屬友情提供
老樹著花?蔗境彌甘
—齊白石的晚年藝術
晚年的齊白石帶著他的盛名步入了新中國,在藝術上已經爐火純青的老人面對全新的社會環境,用他生命最后的時光,為世人揮寫出了一個奇特的藝術世界??芍^老樹著花,蔗境彌甘。
齊白石的作品既有泥土芬芳,也飽含人生哲理。他將普通人的生活融入藝術,又將藝術最為感人的點滴,通過他所寫所繪的最自然的題材內容,穿石般地直入人心,揭示著人性最本質的道理。他的一花一草、細蝦游魚,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畫得都是生命與生機,這是藝術的本質,更是人類的始終追求。理解齊白石的藝術常常無需解釋,沒有學術藩籬,沒有國家民族的隔膜。
最為難得的是,齊白石人生百年,世事變遷,可謂滄海桑田。然而他始終真情未變,始終如一?!罢嬗刑烊恢ぁ闭驱R白石的寫照,齊白石的藝術即一個“真”字。是次秋拍澄道夜場精心遴選《多壽》、《荷塘野趣》、《水邊池底是家鄉》三件晚年杰構,涵括壽桃、荷花、青蛙、蝦等經典題材,以饗藏家。
《多壽》以沒骨大寫意法直接用洋紅潑寫碩大桃實,滲以少許檸檬黃,再以淡墨寫出葉子,后用濃墨鉤勒葉筋,樹干用淡墨簡單寫出,凸顯桃實的濃重艷麗?!逗商烈叭ぁ方涍^衰年變法,筆法厚重飽滿、濃墨艷色、強烈醒目?!端叧氐资羌亦l》 人畫俱老,筆墨愈發舒卷自如,返璞歸真,簡練又生趣奕奕。技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同步于“光宇歸來—中國現代主義大師張光宇專場”中予以推出的白石老人晚年《黃金果》、《鳳仙蜻蜓》兩幅作品,著名美術家張光宇先生家屬友情提供,尤為難得。
張光宇是中國裝飾性繪畫的開拓者,亦是中國動漫事業的先驅。家喻戶曉的《大鬧天宮》是中國的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張光宇擔任此動畫片的美術設計工作。該片代表了中國動畫片的最高水準,也曾在國際上斬獲多個獎項。
張仃先生曾在接受記者訪談時說,現當代美術史有個很大的漏洞,就是只重視正統畫家,像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等,可是對裝飾畫家、雜志畫家不夠重視,盡管他們對美術進展和民眾起過重大的影響。張仃認為張光宇是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可以和齊白石、黃賓虹并列的大師級人物。黃苗子先生作為與張光宇長期交往的老藝術家,生前也念念不忘其對藝術的推廣。他曾在病房中對李大鈞說,“要是有一個文藝界的諾貝爾獎,用張光宇命名,就會好很多”。
齊白石?多壽
QI BAISHI?PEACHES
傳說瑤臺風露稀,神仙事業老猶疑。
果然臣朔能三竊,何用長安索米為。
——齊白石《桃實》
壽桃是白石老人晚年經常描繪的題材之一,采用了我國民間流行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方式,寄予了對生活的美好祝愿。此類做法在文人繪畫中由來已久,與清代中期以后城市經濟的發展與文人畫家的職業化密不可分。而類似題材到了齊白石的筆下,則變得更多,更熟練,描繪的也更為出神入化。
此件《多壽》款中所屬的“九十六歲”應為白石寓壽之數,并非實際年齡。相較各大館藏中位數不多的屬“九十六”款作品,不難發現白石老人在這一時期作畫懶求形似,用筆率意天成,且頗具抽象意味。圖中以沒骨大寫意繪成的壽桃型體碩大,造型古樸厚重。設色先施明麗的洋紅與檸黃渲染,再以花青點葉,墨色勾筋,通過顏色的深淺來表現物態的陰陽向背。而在技法上又汲取了趙之謙、吳昌碩以金石書法入畫的方式,并融匯自己的筆墨操作,一掃百年來文人羸弱傷感之風。世人平日皆喜用“老辣”形容吳昌碩,以“爽健”喻比齊白石,然觀此幅白石《多壽》 中磊磊桃實與隨心筆筆,若是在此稱其“老辣”,只怕就算缶翁在世也未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