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果洛番女禮佛圖
ZHANG DAQIAN?BEAUTY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南部,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張大千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曾經前往青海西寧寺觀摩“塔爾寺”壁畫,順道采買了大批畫布、畫紙及名貴的石青、石綠和朱砂等礦物顏料。張大千自敦煌歸來以后受歷代供養人像儀態,衣著紋飾等表現手法的影響。筆下侍女開相妙曼高華,線條亦顯明快空靈之感,一洗近代侍女畫中流滑孱弱之氣。
本幅《果洛番女禮佛圖》畫繪藏族番女,人物身材豐腴勻稱,線條渾圓宛轉。所戴配飾豐繁而衣著素樸,唯以白色毬皮覆體,腳踏蓮花赤足而立,酥胸半裸云鬢垂髫,藩女神情雖然深沉肅穆,卻也與中原禮佛圖中脅侍、龍女等大相徑庭,明顯研習了為藏地佛教的繪畫風格。相傳釋迦牟尼成佛成佛在即,祥光沖上魔宮,魔王波旬為阻撓佛果,遂令特利悉那(愛欲),羅蒂(樂欲),羅伽(貪欲)三名魔女前往誘惑。她們盛裝嚴飾,來到釋迦牟尼身前,殷勤獻媚。但釋迦牟尼深心寂定,視而不見,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本幅作品四周布滿蓮花,便是喻指釋迦牟尼不為女色所惑,深心寂定的超然狀態。圖中藩女雙手高舉作禮佛之狀,手中兩只青鴿亦的是用來喻示如來戒持不害之力,青鴿在佛法之中又象征蕓蕓眾生,是警醒世人克制戒持之道。
題識中張大千所提到的六姪。結合畫中的“張玉、比德”一印,可以推斷出此人便為張玉。即張心德(約1922—1953),一名比德。是大千四兄張文修之子,曾有很長時間都跟隨張大千,大千在敦煌數年,張比德一直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張比德是張氏第二代中畫藝最高者。張大千在敦煌臨摹的壁畫,凡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都是由大千親自勾勒上色,而其緇亭臺樓閣或背景裝飾,則多由門人子侄和喇嘛畫僧協助完成,題畫時,往往會注明合配合者的名字,此舉既屬沿襲敦煌舊制,亦是提攜侄兒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