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簪花圖
HANG DAQIAN?BEAUTY
張大千先生自敦煌歸來之后,畫風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尤其是仕女畫參用唐宋古法,多用細勻挺拔的鐵線描和飛揚流動的的行云流水描,裙帶花紋更用敦煌唐人裝飾手法,色澤艷麗,描寫精細,讓人耳目一新。他筆下仕女開相之曼妙婉約、線條之空靈明快、賦色之絢麗多姿、氣度之高華超邁皆前人所未能夢見,一洗近世流滑孱弱的習氣。畫中的美女內著白色拖地花邊長裙,外套長袖對襟系帶短外衣,外衣素色,僅在袖口和領邊有描金花邊,面相豐腴,鳳目秀長,兩眸顧盼生情,櫻桃小嘴,在安靜嫻雅之間流露出一絲嫵媚,兩手上舉,作簪花狀,姿態優雅,靜中蘊動,尤如唐代貴妃再現今日。
此畫繪制精細柔美,神情生動,儀態端莊,先用淡墨鉤輪廓五官,再以朱砂烘托,眼眶鼻梁用赭石襯托出明暗,額鼻下顎則用白粉暈染,古稱三白,點唇用朱膘,再用洋紅分開,最難處尤在鬢發,以淡松煙墨層層渲染,色澤柔潤,清秀自然,有從發中長出的真實感。手鐲和裙邊借鑒了唐代婦女的飾物圖像。
張氏一生與梨園名旦大多往來密切。本幅作品為張大千1945年中元節后為川劇名角陽友鶴所作,張大千自1938年由北平回歸成都之后,所在居所毗鄰悅來茶園。是時川劇名角都周企何、陽友鶴等皆在此演出,即與常來看戲的張大千相識相會,漸成莫逆。張大千為人豪爽,每逢節慶都以畫作贈友,而川地名角們也多會為其單獨表演作為答謝。張大千曾說:而且戲中的美人最美,特別是各位名角所飾歷代美女,無論是眼神、神態、指法、身段、舉手投足間無不蘊含著無限風情,可謂侍女畫最好的參考。
陽友鶴(1913—1984)藝名筱桐鳳,四川彭縣人。曾任成都市川劇院副院長,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四川分會名譽主席。著有《川劇旦角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