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胄?日夜想念毛主席
HUANG ZHOU?OLD MAN AND HIS DONKEY
這幅畫是他許多年前就想畫的,主題是來自他1956年參加中央慰問團到新疆,碰見了一個名叫庫爾班·吐魯木的維族老漢,他牽了一頭毛驢滿馱著干糧和水,要尋找給他們帶來幸福的大恩人毛主席。老人說,幾十年來他們信奉的是胡大,他們欠巴依(有錢人)的債像頭發一樣多??但他說毛主席是紅太陽,他一定住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太陽是從東面升起的,所以只要向東就一定能找到?!薄嵚劵邸痘貞浳业恼煞螯S胄》
《日夜想念毛主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作品,庫爾班見到毛主席的故事更是一個傳奇,從黃胄在1956年見到庫爾班到1976年9月8日完成最后的作品定稿,經歷了20年時間,黃胄反復的畫這個庫爾班大叔見到毛主席的題材,足以說明這幅畫在黃胄作品中的重要性。并且這是一件紅色時代的特殊節點所完成的經典之作,其非凡意義自是不言而喻。
此畫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天,即1976年9月8日,而黃胄先生題寫“日夜思念毛主席”是在得知主席逝世的噩耗之后題寫的。9月11日趙樸初先生到黃胄家邀他參加主席的吊唁儀式時看到這系列作品時,欣然提筆為其補寫題記。此件《日夜想念毛主席》為黃胄贈與趙樸初,實乃為文革特殊年代里兩人惺惺相惜、肝膽相照的友誼見證,彌足珍貴。
畫中人新疆維吾爾族的“庫爾班·吐魯穆”大叔一生充滿傳奇。他從小就成了孤兒,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成年后,為了擺脫被剝削、被奴役的生活,庫爾班帶著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下來。后來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了17年貧困交加野人般的生活。新疆和平解放后,庫爾班大叔才知道,是毛澤東主席使他翻身解放,回到人間,過上 了幸福生活,便執意要到北京去見恩人毛主席。村民們笑他異想天開,老人卻意志堅定稱:“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驢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能讓我親眼看看毛主席,我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贝耸聜鞯叫陆S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處,為了滿足老人的心愿,特批他隨國慶觀禮團乘飛機至北京。1958年6月28日下午,一生歷經坎坷的庫爾班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著名攝影師侯波拍下了這個珍貴的鏡頭。此后,“庫爾班大叔”的形象傳遍全國,他騎毛驢,抱哈密瓜上北京見毛主席的彩印連環畫、年畫進入千家萬戶,《庫爾班大叔你到哪里去》亦成為當時流傳很廣的歌曲。
黃胄一直想用畫筆把這位質樸的維族老人對新中國的感激之情描繪出來,他先后畫過多稿,最后確定的圖式為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唱著贊歌,迎著朝陽向東方走去。畫家以穩定中帶著動感的構圖,簡單中蘊含著豐富情懷的筆觸勾畫出一幀具有民族風情的圖畫。整幅線條流暢,色彩明快,既通過的細節的設置塑造出典型的新疆老者形象,亦在點畫、意態之間。毛驢更是皮毛茸茸,或黑或灰,自備天然墨韻,濃淡有致。以最簡約的大寫意筆墨完成,突出了毛驢樸拙稚氣的特點。整幅畫面墨色適度,濃、淡、干、濕結合,點線面成為有機組合,簡潔 明快,筆墨淋漓,色彩的渲染一揮而就,洋溢著歡快喜悅的氛圍。黃胄以速寫畫法作國畫人物,與學院派以素描參與國畫創作的方法判然有別,在20世紀中國畫人物畫家中獨具一格。他有賴于數量驚人的人物速寫的強化訓練,將自由揮寫人物特征以及瞬間動態、表情變得易如反掌。再加上他能以剛勁利落的速寫筆法貫穿于整個國畫創作過程中,而徹底取代傳統的寫意筆法,反而使其國畫人物在寫實的高度上重新呈現氣韻生動的寫意精神。圖像是歷史的遺留,是解讀歷史的重要證據,從圖像中,我們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這些圖像的解讀探索它們潛藏著的信息,作品對特別事件的記載印證了歷史,不僅擁有具有藝術價值,更具文化情懷,令幾十年后的觀者亦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