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風眠?打漁殺家
LIN FENGMIAN?FIGURES
林風眠,中國現代藝術史上最具創造性的畫家之一,主張“介紹西方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其繪畫風格一方面受到了歐洲印象派與現代主義的影響,推崇藝術表現主體情感的理念,吸收了印象派繪畫在觀察與表現大自然中陽光、色彩和氛圍方面的精湛技藝,另一方面,他重返中國傳統繪畫,發現中國繪畫注重自然、寄情山水的特征,并嘗試將中國繪畫與現代主義在平面化構圖與線條方面的最新理念相融合,創作出20世紀中國最富有東方意蘊的繪畫。 林風眠于1951年移居上海,常欣賞京劇,越劇,“我喜歡看電影和各種戲劇……只要有形象,有動作,有變化,對我總是有趣的”,京劇很快便成為其藝術創作靈感的泉源,賦予了他一個色彩繽紛、充滿幻想的世界。由此,林風眠先生開始大量創作戲劇題材作品,借助西方現代主義理念重新詮釋中國式的時空觀念,“我用一種方法,就是看了舊戲之后,一場一場的故事人物,也一個一個把他折迭在畫面上,我的目的不是求物、人的體積感,而是求綜合的連續感……這樣一畫,作風根本改變得很利害”。(林風眠《信札》1951年11月17日)。 林風眠認為,西方戲劇講空間調度,中國戲曲強調的是時間。這番對“時空”的體悟滲透在他的創作里。在此幅《打漁殺家》構圖方正,是典型的林風眠格體。畫中人物如剪影一般拼貼起來,畫家盡情扭曲、變形、疊加、組合,甚有形式構成的趣味??臻g是模糊的,時間是凝固的,一切靜止,外界的喧嘩與騷動在這份靜止前猶如風吹細沙,轉瞬即逝。林風眠的創作拋卻了一切世俗功利性,完全是孤獨的、私人的。 林風眠此幅《打漁殺家》,以嶄新的視覺形式演繹了傳統京劇的色彩、動作和情感,濃厚的色彩與抽象簡潔的造型令京劇人物極具現代感。他首先受到了西方立體主義繪畫風格的影響,簡化描繪對象,采用橢圓形與三角形等線條與塊面表現事物,卻深受中國繪畫影響,古雅大氣。人物表現以及動作沒有完全陷入立體主義風格中,而是帶有畢加索的立體印象派風格的影響,并且追求最大的擴展與最嚴謹的緊縮,在動與靜、繁與簡、脹與縮中構成力的平衡,水袖透薄,蟬翼飛舞,極具動感,體現了中國繪畫“游”與“舞”的美學精神。 而在畫面的設色風格方面,畫作既受到了法國繪畫大師馬蒂斯野獸派風格的影響,重視色彩自身的藝術感染力,不過,基調更為清新典雅,突出了中國水墨色彩的特殊表現力。